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心动态 > 培训讲座

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刘会武主任受邀做《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01 08:35:41 阅读量: 作者/来源: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

2024年2月28日,受安徽省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邀请,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刘会武做《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也是新年的第一场报告。高新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局、慈湖街道、新慈集团、六大工作专班、三大党委副科级(含四级主任科员)以上领导干部参加。

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刘会武主任受邀做《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图1)

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3月15日,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交叉研究单元,也是中国发展学研究会科技园区专委会开展研究的依托组织。多年来深耕国家高新区研究领域,出品了《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系列(2011-2022)、《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评价报告》、《科技部火炬高新指数》等一系列研究报告,在国内高新区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原慈湖工业园)成立于2002年5月,2012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慈湖国家高新区地处八百里皖江的最前沿,管理面积为56.5平方公里,含主园区(29平方公里)和和县省精细化工基地、乌江工业园、软件园服务外包基地、创意产业园总部基地等园区载体,围绕“3+N”主导产业体系,集聚了金星钛白、立白日化、华旺新材料,皓元医药、南京科思、中粮生物,中国电子、中乐通信、瑞斯康达、易锐光电等为代表的新材料、生命健康和装备制造类企业。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高新区与新质生产力指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1次考察指导国家高新区工作,为国家高新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报告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演变和形成贯穿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最早由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提到新的高度。21世纪初,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先进生产力上升到政治思想的高度。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将生产力的内涵拓展到产业结构范围。过去我们常说的产业结构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即一产、二产和三产,属于平面结构思维;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属于动态发展结构思维,是一种新产业结构类型。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至此,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达成了一致,相辅相成。

二、国家高新区承担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型工业化的时代使命

2023年,科技部火炬中心转隶到工信部,成为火炬中心成立至今35年来,最重要的变革。1989年10月,国家科委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正式成立,牵头负责中国火炬计划的具体实施。2023年8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火炬中心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30多年来,火炬中心改革探索、不断创新,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火炬”品牌已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光辉旗帜!2024年2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到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调研。强调,火炬中心有着光荣历史,要始终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继承巩固、创新发展,全力打造“火炬”品牌升级版,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促进机构。

刘会武主任指出,新时代,国家高新区需要承担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型工业化的时代使命。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都是中国特色语境下形成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的理论范畴。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前沿领域,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绿色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二者统一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催生新质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是抢抓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机遇、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慈湖高新区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面对新时代新目标,国家高新区在创新、产业和改革的三大基本职能方面,都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慈湖高新区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到2035年,力争建成安徽“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示范园区,综合实力、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治理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化创新型精品园区。

刘会武主任指出,慈湖高新区要继续发挥与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关系,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强化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引领示范作用。未来,创新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指标明显上升,创新创业载体与双创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动力活力竞相迸发。

在产业转型与发展方面,慈湖高新区要在“3+N”主导产业体系,进一步凝练新兴产业的国家意义和战略方向,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战略性产品的关键环节,聚焦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和科研精锐力量推动技术攻关,争取实现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内生发展动力越发强劲。

在改革和环境方面,慈湖高新区要积极学习先进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区位优势、发展特点,进一步优化创新治理体系,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园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社会治理等,建立多元共治模式。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形成合作共赢区域创新共同体。未来,政府服务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